返回

重生之嫡妻为男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故地(第1/2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作者有话要说:  这个……咳咳……第一次写文,不知道有没有人会。

    手头存稿是有一些的,但是不准备马上发上来,基会保持周一周五每天一,周末就情况了。

    这篇文的提纲已经写好了,其中有几个案子还在构思,如果确实憋不出来,大约就不会出现太多探案的情了。

    喜欢探案的留言,如果大家爱探案,我会尽量想的。

    黑云压城,漫天飞雪。顾銛带着一队人,策马奔向前方的城。

    恰逢乱世,烽烟四起。战场上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。战场外百姓流离失所,民不聊生。可这被热血儿郎拼死守护着的山河却从来都是一副淡定模样,天黑天亮,寒来暑往。今年的冬天不见得比往年要冷多少,今年的雪也不见得比往年大多少。可是今年冬冻死的人,不知道会有多少!

    天地不仁!边关征战,流民何辜,偏又遇上这寒冬。

    顾銛并不是有多不待见冬天,只是其余季,各地的流民只要有口饭,就能活下去。运气好,打完仗还能安置一批。可了冬天,每天都能冻死不少。每座城市,每日清晨,都有一队小车推着一摞一摞的尸体,扔乱葬岗。每座城附近的乱葬岗,都是横七竖八的尸首。端的是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流民离乡,不论是被迫还是投亲,总之都是为了活。可是哪里有活路呢?这一路行来,每条路,路边都三不五时出现或冻死、或饿死的尸体。

    无论上几次战场,顾銛对于平民的死亡,都不能坦然接受。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,顾銛能做的,就是办好自己手头的差事。

    前面的县城叫吴县。这是一座北疆的小县城,县城并不大,依稀能,城门外也有一座座宅子,有的已经自连接成街坊。远远望去,一派恬淡闲适的生活气息。

    那都是城中富户在城外置的宅子,渐渐连成片,了夏季每月逢一逢五的日子还会有小的集市。

    顾銛当年就在吴县生活了七八年,小城七八年间基没有变化。顾銛来的时候,走的时候都是暮春,站在城外那一派生机盎然,至今历历在目,久久不能忘。

    那时候吴县的集市偶尔能遇吹糖人的师傅,两个大子儿吹一个小糖猪,景秋得一个糖猪能笑好几天。

    那时候家里还穷,景和初在铺子里当学徒,升了徒工每个月能拿十五文。每个月二十七发月钱,次月初一景和就会早点下工,悄悄背着景秋去城外上集。碰上糖人师傅就给景秋买一个小糖猪。

    回家的时候还要躲着其他的兄弟,兄弟俩偷偷摸摸东躲西藏地回屋,把一个糖猪左掖右藏,脸上的喜色怎么都藏不住,一会儿工夫都要偷瞄十几次。偏还要装作“我们俩没有任何秘密”的坦荡样子。

    接下来得有半个月,景秋总是幸福洋溢的。有时候半夜起夜,都要摸去藏糖猪的地方,伸出舌尖来舔一下。只敢舔一下,都舍不得嘬。

    大部分时候,景秋是舍不得自己舔的,弟兄二人神神秘秘地对眼色,一先一后地进屋。然后颇为郑重地拿出那糖猪,景秋一定要着景和舔一下,他才迫不及待地舔上去。

    这都是因为有次景秋偶然间发现景和从来都不曾真的舔,每次都只是做做样子哄景秋吃,景秋还为此哭过。

    一晃,景和都走了三年多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,吴县的小集市当真热闹。

    卖瓜果的妇人,卖花儿的少女,带着吴县方言特有的腔调轻声叫卖。细声细气的不知道是不是怕吓坏了那花儿。

    曾经还有过戏猴儿的艺人,敲锣打鼓好不热闹。景和带景秋过一次。景秋打小就没见过鞭子,偏生那耍猴儿的还总要把鞭子甩得极响。景秋眼见着那些猴儿被抽的吱哇乱叫,吓得直哭,买了糖猪都停不下来,抱着景和睡了好几天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